近日,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相继公布2015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报告不仅涵盖了其就业数据,而且还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新趋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受“互联网+”和“创业”大环境的影响,选择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有所上升。
□概况
75高校晒出就业成绩单
按 照教育部的要求,每年年底之前,75所直属高校都要及时交出当年的“就业成绩单”。记者注意到,今年,超过六成高校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并发布了学校 2015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其余约四成高校在1月上旬也都陆续予以发布。教育部表示,高校要将就业质量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 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75所部属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 率全部超过90%。2014年,除了
不过记者 发现,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统计方法不尽相同,比如
>>评价
七成高校未使用第三方评价数据
1月27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针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5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的评价排名,排名主要针对报告合规性进行评价。评价显示,作为第三 年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今年各高校在基本内容的覆盖率上有所提升,就业相关分析增多,而且数据使用规范性加强,报告编制精细化。但是,仍然存在数据统一口 径不一、可比性差、缺少对就业质量就业趋势的分析、缺乏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就公众最关心的就业率而言,各校统计时间节点不统一,从6 月份到12月份中各均有。并且,统计口径计算方式不统一。多数高校采用教育部规定的算法,将签约、升学、出国、灵活就业、暂缓就业都算进就业率。但也有例 外,如中央美院使用“非失业率”这一概念。按照如此大口径统计就业率,各校就业率均接近100%,呈现出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公众更期望看到纯粹的就 业率,即签约率,也希望高校报告升学、出国、灵活就业、暂缓就业的各类毕业生比例。
虽然使用校外第三方评价机构调查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专业相关度等反映就业质量指标的直属高校较往年增多,但高校引用第三方评价就业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有七成高校未使用第三方评价数据。
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分析
1 名校学生选择在哪儿就业?
北上广依然是毕业生首选
2014年各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首选学校所在地省份,今年这一情况略有改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的高校。
比 如从
然而,同样是北京的高校,
除了北京的高校,上海的高校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比如上海交大毕业生中共有六成选择到中西部就业。
2 名校毕业生创业的多吗?
灵活就业毕业生比例上升
从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是今年各高校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上升。所谓灵活就业,根据各校报告的解释,是指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而非三方 协议的毕业生,以及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者。以北大清华为例,2015年两校共有2501名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含自主创业),较2014年增加550人, 占比31.3%,较上一年上升17个百分点。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研究生阶段创业毕业生比例攀升。比如
3 名校毕业生选择什么行业?
名校毕业生首选金融业
从就业行业来看,基本还是延续以往的特点,即学生就业的行业与学校擅长的领域相关。比如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的主要去向都是国有企业。
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北大、清华和复旦的毕业生都是首选金融行业,其中复旦毕业生从事金融行业的比例最高,达20.92%。
记者注意到,在北大清华两校毕业生中,流向前五的行业除了排名不同之外,意外重合,包括教育、金融业、信息行业、科研技术与服务和公共社会组织。
除了北大清华之外,中国人民大学有11.1%的毕业生选择金融业。
而专业属性比较明显的高校的就业行业则更加集中在学校擅长的领域。比如北交大本科生到轨道交通行业就业的比例占37%,研究生就业行业多集中在轨道交通和信息技术等,都属于该校的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也体现了就业行业与专业度高度相关。
4 名校毕业生就业与职业相关度如何?
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提升
从专业相关度上看,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专业性院校,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
比 如为全面了解毕业生求职过程,有效掌握毕业生求职期望、工作满意度、就业匹配度等关键信息,北大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校本部签就业协议工作的毕业生进行了全 面调查。调查显示,89.44%的毕业生表示自己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有相关性。其中,认为签约单位提供的职位与所学专业“很相关”的占35.8%,“相 关”的占37.2%,认为“不相关”和“很不相关”的共占10.56%。
同时,与专业相关度还与学历有关,学历越高,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越高。比如
5 名校毕业生薪酬多少?
北大毕业生首份月薪1.2万元
从毕业生薪酬来看,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了相关数据,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校中仅有北大公布了毕业生薪酬调查结果。北大委托第三方所做的调查显示, 其毕业生首份工作的平均月薪为12217元,与求职中的期望薪酬平均12958元/月基本持平。在满意度调查中,有88.21%的北大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签 约的工作“非常满意”或者“满意”。
不过,其它高校的毕业生薪酬与北大还是存在差距,比如
财经类院校中,
从行业薪酬来看,金融业仍然是最“来财”的行业之一。其中,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较高。调查显示,该校2015年毕业生的平均税前月薪达到6940元,比2014年上涨了755元。
编辑者:天津家教中心(www.tjdx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