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语言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然而传统的语文考试是“一张试卷定优劣”,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笔试能力,并且把这种笔试成绩作为判别语文学科成绩的唯一标准,如何通过考试评价改革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呢?宜兴埠第三小学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以年级分项测试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查。
一年级“读绘本”,二年级“看图说话”,三年级“讲故事”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四、五年级分别朗读了课内或课外的文章。多数学生不仅能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还能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六年级学生把默读与思考有效结合,通过“默读课文并概括主要内容”对六年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次锻炼。
本次测评方式主要采用观察和逻辑思维相结合,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这种试卷考查和分项测试相结合的考评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动口、动脑等能力,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科学评价。



编辑者:天津家教中心(www.tjdxjj.com)